唐河县位于南阳盆地东南部,是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南阳的近郊县。2022年,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通知,指导南阳市优化城镇体系布局,提出将镇平、社旗、唐河3个县按照区的模式进行规划,支持南阳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为唐河县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省域副中心城市南阳的近郊县—唐河
2022年,唐河县完成生产总值431亿元,在南阳13个区县中处于第二梯队的头部位置。农业是唐河县的传统优势,全县耕地面积250万亩,耕种条件优越,是河南省小麦产量第一大县,全县户籍人口146万,常驻人口超百万,农业经济为当地的民生福祉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带动了旺盛的消费需求。
唐河县在过去长期面临着民富而县不强的问题,民生富庶但工业基础较弱,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农业链条不长,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年来,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唐河县对内积极优化产业体系,为农业作加法,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壮大农机、传感器、新能源电池、防爆装备等多个优势产业。对外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吸引外部产业转移,与南阳市区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城区近郊县的特色发展之路。
农业+出大增量和新特色
唐河县地势平坦,耕地连片,机械化程度较高,多年以来农业生产效率都居全省前列。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单位土地有更高的产出值,需要在土地上作加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标准和农机装备水平。

唐河是河南小麦产量第一大县(王有庆 摄)
截止2022年年底,唐河县农机总动力250.9万千瓦,主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96.88%,全县主要农作物实行全程机械化。2023年,唐河县规划高标准农田20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80万亩,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超140万亩。
农田提质带来的增产效应充分显现,2022年唐河县小麦播种面积214.5万亩,高产示范田亩产普遍在600公斤以上,全县夏粮总产达100多万吨。多年来,唐河县夏秋两季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4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27亿斤以上,稳居南阳市第一,冲击全省第一。
在产业结构上,唐河县发展有机小麦20万亩,在全省打响了唐河有机小麦品牌,良种花生、优质红薯等特色农产品130万亩,发展栀子、艾草、半夏等中药材8万亩,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收。

红薯是唐河县优势特色农业之一
薯类作物是唐河传统的农业产品,但在过去品种更新滞后,种植不成规模,产品价值开发不到位。近年来,唐河县加强规划,进一步整合产研资源,成立了红薯产业科技园,建设了脱毒种苗组培实验室以及配套的快繁大棚,通过采取对红薯茎尖的剥离组培,实现对红薯病毒的脱毒,培育健康种苗。目前,全县以红薯产业科技园为中心,在桐寨铺镇、张店镇、古城乡建设了高标准红薯示范基地和新品种繁育基地,逐步形成脱毒红薯种苗繁育、种薯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一体的良种繁育体系,走到了红薯产业附加值更高的上游,实现了产值递增,经估算,亩均产值比单纯种植鲜薯增加约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