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改革开放40周年河南重点项目巡礼      一带一路经济开发与自贸园区联盟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让创新的成果更多惠及百姓——从“科教更加进步”品味我们的小康生活
来源:新华网 | 记者:新华社记者董瑞丰、胡浩、徐海涛 | 发布时间: 2020-07-13 | 4053 次浏览 | 分享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和教育进步持续不断地为中国发展注入巨大动能,并切实影响着14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前景。伴随着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声声鼓点,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正在昂首走向全面小康。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让创新的成果更多惠及百姓——从“科教更加进步”品味我们的小康生活

从网购“足不出户”,到高铁让“天涯若比邻”;从网课跨越“教育鸿沟”,到涌现出越来越多“中国智造”……创新的故事,每天都在当下的中国上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孕育自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正支撑起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源源不断注入动能。

民之所想,为科技跨越标定方向

一个“云课堂”,同时容纳了500万名中小学生。今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开学按下暂停键。停学不停课——在数以万计的服务器“保驾护航”下,公益直播课紧急上线。

借助“云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给更多人讲授中华经典诗词:“今天我们品读古代英雄的诗文,不仅是从古代英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更是要致敬抗击疫情的英雄。”

巩固学习课、大师人文课、榜样青年说……猿辅导在学习强国等平台上推出公益直播课70余门约5万分钟,惠及超过2000万名学生,让线上课堂变成货真价实的知识“加油站”,也将科技创新的温度传递到千家万户。

从线上直播到网购、远程办公,从随处可见的“扫一扫”到层出不穷的“无人”“共享”,从更安全的“北斗”到越来越快的高铁速度、5G速度,科技创新正深度沉浸到亿万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一键按下,座椅自动升降,起身角度可调节。由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研发的这款起身助手,可用于帮助行动受阻的老年人,当好“贴身拐杖”。研发人员介绍,这款智能装备承重200斤以上,目前已在黑龙江、安徽等地医院和养老机构应用。

癌症,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进口抗癌药价格高昂,如何让老百姓不再“望药兴叹”,科研攻关快马加鞭。

不久前,多款国产抗肿瘤新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支持下,信达生物历时8年自主开发了单克隆抗体药物达攸同,适应症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癌。

作为国家新药研究基地,恒瑞医药最新研发的卡瑞利珠单抗,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覆盖肺癌等4种适应症的国产PD-1抑制剂。

据科技部公布,2019年中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9.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提升至第14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