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改革开放40周年河南重点项目巡礼      一带一路经济开发与自贸园区联盟
袁隆平团队再创纪录 双季稻亩产超3000斤
来源:大公报 | 记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时间: 2020-11-04 | 4737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三代杂交稻育种技术的前世今生

1973年始

第一代杂交水稻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杂交稻,培育出来的水稻品种稳定,但杂交的搭配受局限大,操作起来麻烦又缓慢

1995年

克服了杂交搭配的局限性,可配组自由,且优良组合的机率高。第二代水稻育种技术的缺点是,受气候、气温影响大,遇到异常天气,育种方式往往会失败

2011年

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在分子生物技术的帮助下,不仅能保持第一代技术的稳定性,以及第二代技术的自由搭配,还能抵抗气候原因导致的制种失败

2017年

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已经通过“身份验证”,成为很多人眼里最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式。目前,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培育出的双季稻,亩产已经超过1500公斤

端牢自己饭碗 经验传授世界

据央视新闻报导:中国杂交稻,不断寻求创新寻求突破,为的就是让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端牢我们手中的饭碗。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中国在端牢自己饭碗的同时,也将中国的良种、中国的经验传向世界,传向第三世界国家,中国农业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也在持续做出贡献。

在数十个国家推广种植

前不久,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罗班松.让.路易来到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拜访袁隆平院士,并希望湖南继续帮助马达加斯加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单产,早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和大米出口创汇。目前,杂交水稻在当地已累计推广种植四万公顷,平均稻谷单产从原来的每公顷三顿左右,提升到现在的每公顷7.5吨。此外,杂交水稻已在越南、菲律宾、斯里兰卡等数十个国家进行研究和推广,海外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

不仅水稻,中国有针对性地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优良品种匮乏、生产技术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彭廷军表示,中国共向埃塞俄比亚等37个国家派遣农业专家组78个、770多人次,在24个亚非国家建立了25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试验推广作物品种300多个,约100万小农从中获益,为全球粮食安全、减贫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