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ECONOMIC HERALD
奋进新征程 中原更出彩(六)——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 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来源:本站 | 记者:贺永召 吴晓慧 | 发布时间: 2021-12-27 | 2123 次浏览 | 分享到:
12月27日,河南省委宣传部举办“奋进新征程 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情况和战略部署。

12月27日,河南省委宣传部举办“奋进新征程 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情况和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河南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会上,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表示,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主要表现为“四个突出、四个更高”:


一是突出“破藩篱、降门槛”,实现“更高品质生活”。围绕“进得来”,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围绕“留得下”,保障进城落户农民权益。围绕“过得好”,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二是突出“强龙头、打基础”,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三是突出“增韧性、补短板”,实现“更高效能治理”。深入开展城市内涝治理,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四是突出“抓普惠、促均衡”,实现“更高水平共享”。 “以城带乡”,引导生产要素更多流向农村“依城促乡”,提升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


李迎伟表示,下一步,将锚定“两个确保”奋斗目标,突出以“人”为核心,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着力构建“一主两副、一圈四区”总体格局,推动新型城镇化行稳致远,重点聚焦实施“八大工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一是实施郑州都市圈“晋位升级”工程。以制定新一轮“1+8”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引领,推动兰考深度融入郑开同城化发展,聚力打造郑汴许核心引擎,布局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带,完善都市圈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持续提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水平。


二是实施城镇协同区“融合扩能”工程。锚定万亿级经济总量建设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强化创新和产业双轮驱动,与三门峡、济源协同建设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和黄河纽带,联动郑州和西安共同打造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加快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起步成势,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发挥生态和中医药特色优势,联动信阳、驻马店建设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协作互动。推进商丘、周口东向开放发展,提升周口港港口和航道设施功能,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为纽带,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密切安阳、濮阳、鹤壁产业联系,打造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深化豫京战略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三是实施安全韧性城市“提级改造”工程。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加快地上、地面、地下设施数字化,强化智能监测预警装置配备,全面提升城市运行安全系数和数治能力。


四是实施宜居人文城市“魅力重塑”工程。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推进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改造提升,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扩容提升,加强医疗、教育、养老等设施建设。


五是实施人口管理服务“系统优化”工程。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技能结构,以农业转移人口和 “一老一小一青壮”为重点,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企业为农民工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费用责任。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六是实施市本级和县域“双抓双提”工程。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和县域经济发展融合度,打造“火车头+动车组”的强劲动力系统。一方面,强化省辖市市本级意识,充分发挥城区经济外溢带动效应,科学谋划城市规划建设、项目产业、管理服务,建立各省辖市市本级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另一方面,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要求,推进“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支持一批基础好、实力强的市县发展成50万以上人口的中等城市,培育发展一批3—5万人的中心镇。


七是实施城市治理体系“新生再造”工程。推进城市全要素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通管”、政务数据“一网通享”。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扎实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平安单位创建活动。


八是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破壁攻坚”工程。着力破除城乡户籍、土地、资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