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ECONOMIC HERALD
这十年 河南把保障粮食安全落到田间地头
来源:本站 | 记者:贺永召 张坡 | 发布时间: 2022-08-29 | 236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介绍了河南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民生责任,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到田间地头的切实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一张王牌,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叮嘱河南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 霍亚平)


2022年8月28日,中共河南省委“中国这十年·河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介绍了河南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民生责任,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到田间地头的切实举措。


周霁说:“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习近平总书记每次来豫视察,必看农业、必讲粮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始终牢记领袖嘱托,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民生责任,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到田间地头。”


粮食总产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河南连续5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小麦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其制成品600亿斤左右。今年夏粮,在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克服去年特大洪涝灾害、小麦晚播、长势偏弱等不利影响,狠抓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取得总产762.61亿斤的好成绩,在特殊之年再次发挥了“中原粮仓”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河南像保护文物、保护大熊猫那样来保护耕地,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生产,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7580万亩,总面积居全国第二。突出抓好水利这个命脉,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灾后重建力度,稳步提升地力和粮食产能,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省委将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重构重塑实验室体系,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原农谷”,着力打造现代种业强省,努力把种子这个农业“芯片”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目前,河南小麦年供种能力36亿斤,约占全国38%,其中10亿斤销往省外。


深耕粮食市场和流通两大领域


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树牢“大食物观”,做强特优农业,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让“小农户”牵手“大市场”,提升种粮比较效益。全面落实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建立防疫生产双线运行机制,着力保障农产品物流畅通,实现疫断其路、货畅其流。目前,全省粮油加工转化率达80%,主食产业化率65%,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万亿级产业,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三全、思念、想念、白象等品牌享誉海内外,不仅丰富了“国人厨房”,更走进了“世人餐桌”。


激发抓粮和种粮两个积极性


政策是粮食生产的推动力,只有种粮不吃亏、农民能赚钱,粮食才安全。全面落实党中央惠农政策,完善省级财政奖补政策,加大补贴力度,今年106.6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7.2亿元种粮补贴已发放群众手中,稳住了种粮预期。全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1628万亩,占总面积近1/5,每斤价格比普通小麦高0.1元左右。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12.5万家,托管服务覆盖1575.9万农户,农民种粮更省心。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政策实现全覆盖,去年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农险兑付3亿多元,农民种粮吃上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