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建兴,男,生于1965年,就职于西峡县水文站。現为中原书画研究院院士,南阳市美协会员,西峡美协理事 ,擅画,尤精于山水,二000年一幅山水画《伏牛金秋》在省水利厅举办的书画大展赛中获一等奖,接着连续五年作品《莲年有余》《界岭远眺》 《幽居图》 《山里人家》《源源流长》《锦绣伏牛》 在省市县举办的书画大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二0一一年一幅《峰峦秀色 》经专家评审入选,得到书画频道迎新春在全国展播。

山水画家余建兴是我的老相识,二十五年前我与杜苏旭在他家做客。前年在西峡文化会议中心观展而再次相遇并相谈,看来这真的是缘分。余建兴不但聪明睿智,而且为人厚道,所以我很喜欢这个学者。

余建兴多年痴迷于山水画,他既无家学之优,亦无坐科之利,作为一个生于小县城,长于龙乡的青年,他既要养年老的父母又要关心孩子的成长,还要承担对妻儿的责任,就是在这样的生存境遇中,他一直不懈地画着。他象候鸟一样,不断地来往于西峡和南阳的画家村之间。

余建兴的山水画重气势,讲笔韵,构图开张,有一种大气象。他的作品于散淡处见严谨,于规范中求自在,从中既可窥见其于传统所下之功夫,亦可感受到当代山水画家对他的影响。而五代、两宋及黄宾虹的山水画对他的影响尤其明显。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在这里,意气尤指因主观而产生的极端情绪,而这也正是画家创作成功的根本所在。从余建兴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的意气所在。这既有天性使然,也有后天阅历所致。宋人曾说,“气韵之尚,不在技巧,而在人品”。余建兴深明此意,且默默地躬身修为。
余建兴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是传统给了他创作的利器,而生活给了他创作的源泉。为了写山川之真,余建兴有机会就走进伏牛山写生观察。因为他明白,中国画只有尽山川之性,才能现物象之原,才能真正得物象之真、山川之真。
画家创作,表面看来是画物象,其实质是在画对道的理解。道含于人的生命而映于物象,唯澄其怀抱,方可显现。至于山水,其形质具在,亦必然蕴含道之高妙与存在,但真正能从山水的形质中妙悟道的真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余建兴在长期的创作中深知此中艰难,但他并未退缩。我坚信,以他的勤勉和执著,以他的智慧和灵性,总有一天会叩开道之大门,并享其中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