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同时业日益凸显,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在政协第十三届睢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张县委委员就提高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提案。

张县委委员表示,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强烈呼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助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全面要求,需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目前面临一定难题。一是应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全社会对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的认识和关注度。目前县首创公司愿意出资,给各乡镇建立垃圾中转站,但是需要乡镇提供建设用地,一个垃圾中转站大约1亩左右的面积,而乡镇目前处于无地可用的窘迫。
二是目前农村的保洁员年龄结构普遍偏大,又无法调整人员的状况。原因必须是贫困户才符合申报保洁岗位的条件。不是脱贫户和监测户不能申报此岗位,而脱贫户和监测户大多数年老体弱,实际劳动能力非常有限,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够很好的发挥保洁员的作用。三是保洁工具的发放问题。保洁工具短缺,垃圾桶破损比较多,垃圾桶中转车辆不足,导致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能力薄弱。
针对以上问题,张县委建议,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协调机制,由地方政府统筹负责,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明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确保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张县委说:“通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预计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得到有效实施,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