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ECONOMIC HERALD
欧盟中国委员会在洛阳举办首届中欧丝绸之路国际合作沙龙
来源:本站 | 记者:王长虹 | 发布时间: 2025-06-24 | 140 次浏览 | 分享到:
6月22日,由欧盟中国委员会和中国多家机构联合主办的首届《中欧纪念丝绸之路成功申遗11周年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国际合作沙龙》在中国享有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市洛龙区大宋名相园举行。

在沙龙举办期间中欧双方达成多项共识并签约多个中欧国际合作项目。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获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一年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依托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和中国政府对外开放宗旨精神,推动多个中欧产业国际合作新业态落地,为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民族道路和和中国智慧,同时为丝绸之路相关产业国际合作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创新产品、提供市场予以保障。丝绸之路已经成为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促进文化经济产业发展、城市文化聚焦和国际地位提升的最大支撑,成为中部地区乃至中国重要新兴支柱产业,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市场主要载体。


欧盟中国委员会,意大利中国丝绸之路文化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欧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中华文化研究院等机构在洛阳市支持下联合举办本次沙龙,纪念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十一周年,重温习近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指示六周年;主要目的是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的在国际合作中的核心价值和现实作用,及非遗文创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地位和对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同时探讨新时代落实习近平中欧共建丝绸之路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理念和基本思路,为中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做产业支撑,为民族复兴宏伟目标提供精神食粮和文化动力。


沙龙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依托洛阳市及辐射的各县区文旅产业布局,整合中欧经济文化发展资源和项目素材,推出文旅系列产业发展规划和措施,吸引国内外高端资源、投资机构和合作人进入。


沙龙与会者发出倡议与关联区域政府组建专班,经过三至五年努力,使中欧国际合作文旅产业重点地区成为国际驰名的国际合作产业示范区,其中以郑州、洛阳、三门峡、焦作、济源、运城、渭南等三角城市为核心区,以山西、陕西和河南等地为重要拓展区,上报中国文旅部形成全球最大的黄河大湾区文旅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国内顶级非遗文化产业保护发展总部基地和国际合作文旅产业集聚区。


本次沙龙承办机构是中国丝路卫视国际传媒集团公司 、贾湖(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华文重构(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机构是洛阳市大宋名相园管理委员会和洛阳市多家学术文化研究机构,洛阳义商汇文化有限公司协办。


欧盟中国委员会执行主席谢建中代表主办方发表致辞、大宋名相园董事长吉松灿、洛阳市文旅局做文旅产业项目推荐。


中国文旅部产业规划专家陈放博士、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原副总裁陈金川、洛阳市文旅局原副局长林建基、全球华人寻根拜祖联合会执行会长王友谊、英国《卫报》中国新闻社社长刘永、中国丝路卫视集团总裁江强华、新安县政府原副县长拓文敬、偃师区客家联合会会长杨建乐等做精彩分享。


沙龙特别邀请意大利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著名汉学家梅毕娜教授做视频发言,双方同时启动中意《汉欧论坛》非遗文化双向合作意愿路径图及马可波罗大奖设想。


中国文旅部产业发展规划专家陈放特派代表欧阳博士解读黄河文化旅游大湾区设想。


中欧与会嘉宾一致同意搭建以中欧一带一路文旅康养产业为骨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合作大市场,围绕高质量发展千年大计战略拥有一席之地。


沙龙一致决定在洛阳市组建中欧一带一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非遗产业国际合作总部平台。


沙龙同意在大宋名相园筹办《中欧非遗文化产业研究院》,在洛阳设立黄河领域第一家国际合作非遗产业研究中心。


沙龙还将依托卢森堡丝绸之路主权基金会设立《中欧非遗文创产业创新发展基金》,启动欧盟中国优选平台落地。


欧盟中国委员会在沙龙首次发布《中欧非遗文化创意国际合作示范区》标准,宣布《中欧丝绸之路国际书法学院》正式落地中国书法之乡洛阳市。


欧盟中国委员会产业国际合作委员会分别与大宋名相园管理委员会联合启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遗发展保护中心筹建处及投资名相园二期工程和《洛阳楼》项目、在世界最早的皇家创办的太学遗址联合筹建《世界非遗国际大学》的合作协议、与河南省直书法协会、洛阳市书法协会并郑州大学书法学院联合签署《中欧丝绸之路书法学院》的合作意向。


同时各方对《洛阳汉文化城》、《黄河流域非遗中心》、《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中欧中医药研究院》等多个中欧国际合作文旅科教产业签署备忘录。 


沙龙最后宣布第二届《中欧丝绸之路国际合作沙龙》2026年将在意大利米兰市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