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好剧,“郑”等你来。9月23日,2025中国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出席并致辞,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崧出席。

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中国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三秋致辞,河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新博主持,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庄建球推介郑州微短剧行业发展情况。
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燕旎,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党静,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郝常伟,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赵学东,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珂,河南省委网信办副主任李丽,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王庆,郑州市领导陈明、虎强、陈红民出席。

安伟代表郑州市委、市政府向与会嘉宾及社会各界对郑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郑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势突出,市场空间广阔,产业生态优良,青年人才荟萃,创新活力涌动。近年来,郑州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推动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郑州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着力打造最优产业生态,用好深厚文化资源,深化开放合作共赢,塑造郑州“竖店”品牌,加快建设“微短剧创作之都”。欢迎广大优秀微短剧企业和人才来郑创新创业,携手共创微短剧产业美好未来。

杨铮表示,河南文化底蕴深厚、资源富集,发展微短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郑州微短剧发展迅速,已率先出圈。当前,微短剧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坚持精品化引领、大众化路径、国际化视野,共同推动微短剧从“产业新秀”成长为“文化参天大树”,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欧盟中国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兼国际合作首席策划师李争、欧盟中国委员会国际合作法务专员兼贾湖(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硕等组团应邀观摩本次大会,并旁听了多场主题研讨和对话。同时利用会议间隙与地方政府代表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微短剧业内精英进行交流沟通。初步达成向外发展、走向国际多项合作意向,确定在年内与中方合办《首届中欧丝绸之路微短剧国际合作沙龙》,组建国际功夫微短剧创作基地、中医药文化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和马可波罗文旅国际合作中心的框架。
欧盟中国委员会扎根中欧影视国际合作领域二十年,疫情前每年在北京高校举办的万象国际电影节很有市场,受到国家主管机构和大学生的欢迎和追捧。同时与央视合拍多部影视作品,中法合拍纪录片《重走红旗渠》获得中宣部唯一的中外合拍五个一工程特殊奖,《一次最有价值的农村调查》获得广电总局微短剧一等奖。中欧合拍《感恩上海》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奖。旗下既有中国丝路卫视、中国微视、中欧网和欧洲多家影业公司,还有福尔摩斯、泰迪熊、蓝精灵、安徒生等国际知名文化品牌,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文化中心、少林太极中国功夫国际合作组织、中医药文化研究院等国际合作机制,9月23号在中宣部主办的北京文化论坛上正式启动《马可波罗文旅国际合作中心》项目,希望给中国微短剧提供更多的平台和背景素材,拍出超越《哪吒》的中国微短剧豪片。
开幕式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倡导推动“优秀动画微短剧扶持计划”,河南省广播电视局为“大河之南·精品短剧”创作传播工程优秀微短剧颁奖。
据主办方资料显示,河南省微短剧企业近1200家、从业人员超5万人,形成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的全产业链条。今年前8个月,郑州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8.5亿元。河南、郑州已成为全国微短剧产业发展高地、创作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