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ECONOMIC HERALD
“我是豫商”人物专访 | 王永战:从乡野少年到牛羊肉市场领航者
来源:本站 | 记者:崔治明 通讯员:蒋华山 | 发布时间: 2025-10-25 | 73 次浏览 | 分享到:
王永战,河南省夏邑县骆集乡人,徐州鑫骆进出口有限公司、徐州鑫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州市河南商会副会长。他从夏邑乡野的自行车上“骑”出创业路,在牛羊肉市场的浪潮中精准捕捉南北商机;致富后始终牵挂桑梓,用实际行动温暖老家乡亲。从食不果腹的农村娃到年销千吨牛羊肉的企业家,王永战用四十年光阴,书写了一段踏实而坚韧的奋斗传奇。


二手自行车上“蹬”出的创业起点

 

“成功从不是等来的,是咬着牙一步步蹚出来的。”王永战的话语里,透着商丘人特有的质朴与执拗。

 

1963年,王永战出生在夏邑县骆集乡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7岁时父亲病逝,母亲独自拉扯5个孩子长大,“大姐、二姐、三姐为了贴补家用,都没能上学。”回忆起童年,王永战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为了给家人挣口饭吃,1980年,17岁的他揣着仅有的60元钱,买了辆二手自行车,开始在周边乡镇往返贩运大豆和蔬菜。“骑着车跑160多公里到山东滕州的丈棚街油坊、龙阳集油坊,一次驮200多斤大豆,来回要走四五天才挣七八块钱。夏天天热,为了省点力气,就在车把上挂俩筐,腿晒得脱了皮也咬牙坚持。”王永战说。

 


1983年,王永战成了家。“结婚时就三间土房一张床,锅碗瓢盆都凑不齐,家具还是媳妇带来的‘老四样’——柜子、方桌、太师椅、条机。”新婚夜,妻子的叮嘱他记了一辈子:“干啥都行,别做羊肉生意,怕那股膻气。”可现实的窘迫,最终还是把他推上了这条路。女儿出生后,他连一袋奶粉钱都拿不出来。看着村里有人靠卖羊肉日子渐渐红火,王永战一咬牙,跟着堂兄弟学起了“买羊、杀羊、卖羊”的营生。没经验、没冰箱,羊肉当天卖不完,就换些蔬菜粮食回来,“只要不赔本,咋着都成。”他朴实地说。

 

1986年,他骑着自行车驮着100多斤羊肉,花5个小时从夏邑骆集蹬到徐州市卧牛煤矿叫卖。“那时候为了多挣点,先把羊肉送到砀山火车站,再挑着扁担坐火车到徐州站,下了车就挨家挨户送货,肩膀磨得全是血泡。”王永战的讲述里,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以“分割”智慧抢占南北市场

 

1992年,家里的土坯房被大雨淋垮,王永战借钱盖了7间房,为此欠下6800元外债。为了尽快还债,他开启了“拼命模式”:白天杀羊卖羊,晚上连夜煮肉,凌晨三点就往熟食店、饭店送货,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凭着这股劲,半年就把债还清了。后来,他凑了3万多元在老家建了冷库,正式踏上规模化创业路——自己在家收购羊肉,供应给国营夏邑县食品公司冷冻厂和郑州市场;羊下水则让家人煮熟后销往饭店。这一年,他花2800多块钱买了辆摩托车送羊肉,冬天手脚冻得失去知觉,却从没停下过奔波的脚步。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狠劲,他的生意从“小推车”做到了“全国网”。1996年,他花8万元买了解放牌双排座货卡,把生意延伸到南京惠民桥市场、长虹路市场,无锡梨花庄市场,苏州南环桥市场和上海曹安市场。1997年郑州市城南路羊肉批发市场成立后,他在这里一天能批发一万多斤羊肉。


 


最让人称道的,是他对“南北吃羊差异”的敏锐洞察:“北方人爱吃肥瘦相间的,南方人却专挑瘦肉。”他索性将羊肉精细分割后“定向销售”——徐州本地主打肥嫩款,南方市场专供精瘦款。这一招,让他在华东牛羊肉市场里打出了“差异化王牌”,站稳了脚跟。

 

从徐州市鼓楼区的牌楼市场,到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屠宰场,再到南京、无锡、上海的批发市场,王永战的牛羊肉版图不断扩大。2009年,他与黑龙江大庄园公司合作,单天销量最高达八九十吨;同时还与新西兰银爵集团、上海光明集团签约,将进口牛羊肉贸易做到年销6000吨的规模,成为华东地区牛羊肉市场的重要力量。

 

饮水思源,把温暖送回桑梓

 

2008年,正当生意红火时,骆集乡党委找到王永战,希望他能回村担任村支书,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几乎没犹豫,就接下了。”他说。

 

得知家乡道路破损严重,因配套资金没到位迟迟无法动工,他主动承担18万元补足缺口;家乡建设新农村缺少资金,他又拿出50多万元填补空缺。这些年,他为村里修路、装路灯、整治坑塘、建乡村文化广场,一点点改善着家乡的面貌。疫情防控期间,他第一时间从外地采购价值1万元的防疫口罩和1100公斤消毒液,捐赠给夏邑县红十字会;还为部队官兵、民警、医务人员送去防疫物资,为乡村一线值守人员购置消毒液并分发到各卡点,累计捐款捐物达80多万元。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调解村民纠纷60多起,帮30多个五保户、困难家庭渡过难关。这份担当,让他当选为商丘市政协委员、夏邑县人大代表。

 

“下一步,打算从单一贸易向牛羊肉屠宰、深加工配送转型。深加工就是把鲜肉做成肉片、肉粒,专供学校、企事业单位。还计划投资1000万元在徐州市郊区建屠宰场,让产业更规范,也能带动更多乡亲就业。”谈及未来,王永战的眼神里满是笃定。从乡野走出的他,始终没忘来时的路,正用自己的方式,让奋斗的果实惠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