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ECONOMIC HERALD
跨界书法家史宝银:书法应像新闻一样“内容为王”
来源:正观新闻 | 记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时间: 2025-07-08 | 129 次浏览 | 分享到:
工作室里,一位书法家铺开长长画案上的宣纸,提笔饱蘸浓墨,挥毫间,遒劲有力、清雅古朴的书法跃然纸上,署名盖章一气呵成,令人不由大为赞叹,这位书法家正是史宝银。

史宝银的书法以金文和章草见长,他的书法质感硬朗、线条清晰、笔法古朴。值得一提的是,史宝银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在他的众多名片中,书法家只是其中一张,更广为人知的是他的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河南省政协委员等身份。


从新闻工作者到一名书法家的跨度不可谓不大,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史宝银别出心裁地将新闻与书法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理念。


“我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新闻是主业,书法是爱好,我认为书法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思想与文化的载体,在重视形式技巧的同时,也应重视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需承载时代精神,也就是说,书法和新闻一样应该讲究‘内容为王’。”史宝银始终认为,书法家们应走出书斋,用手中的笔去讴歌伟大的新时代,描绘人民群众幸福美满的生产生活画面,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谈与书法的缘分和敬佩的书法家      

      

正观新闻:您是怎样与书法结缘的?您最敬佩的书法家是谁?


史宝银:从小我就对书法感兴趣,小时候曾拿小骨头、橡皮刻章,但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书法,书法练习也是想起就练想不起就算,不过至今犹记小时候写的一幅书法作品被家人挂在屋里墙上好多年。2019年的一天,我感觉空暇时间刷手机啥的太浪费时间,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系统地学习书法,感受文字之美,之后就坚持了下来。


我从小就敬佩书法家颜真卿,不仅是因为他在书法领域的造诣,更是因为敬佩他的人格。颜真卿的书法与其人格精神形成深刻互文, 颜真卿在“安史之乱”时独自坚守抗击叛军,后又因孤身一人前往敌营劝降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终被杀害,这种精忠报国的气节使得他的书法呈现出一派浩然之气。不论是壮年时期的《多宝塔碑》还是后期的《颜勤礼碑》均可见刚正之气,书中线条浑厚若铮铮铁骨。“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颜季明的首骨携归,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的,这并非技法炫技,而是生命痛感的直接宣泄。我最初学习书法就是从临习《多宝塔》入手的。


书法大师张海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和张海老师认识19年了,2006年我去北京河南大厦采访他时,就曾请他指点过迷津。这位书法大家没有一点架子,对我不吝赐教,长期以来对我多次指导,我曾经拿着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刘禹锡的《乌衣巷》)请他点评,张海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此后,微信求教中,张海老师曾指导我要透过刀锋看笔锋。期间,张海老师曾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对我当时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点评,并指明了未来的书法学习方向。


“互联网和AI是学习书法的好老师”    

     

正观新闻:您在书法上会遇到瓶颈吗?是如何突破的?近年来书法逐渐出现在大街小巷和通过网络媒体传播,对此您有何看法和思考?


史宝银:瓶颈始终是有的。我临帖临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想着去创作,但不知道怎么创作,这就遇到瓶颈了。怎么办呢?解决这个难题我主要靠向老师请教,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给DeepSeek等提问题解疑释惑。长期的学习中,我发现现在的学习环境真是太好了,不仅名师多,而且互联网、新媒体、AI等的发展给学习打开了方便之门,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名家授课的视频,可以坐在家里学习大学书法老师的课程等。当然,网上、新媒体平台上也是良莠不齐,我们需要火眼金睛,去伪存真,我个人建议就是跟着名师学习为上。


书法逐渐出现在大街小巷和通过网络媒体传播,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这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播的生动实践。 书法远不只是一门书写艺术,更是中华文明核心精神的重要载体、生动体现和传承纽带。书法是植根于汉字沃土、浸润于儒释道哲学思想、承载着文人精神追求、融合了文学艺术精髓、兼具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化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和卓越代表。古今书法虽然发生了根本变化,古人实用书写情况在当今书法中被极度弱化,但当今的书法作品依然具有记录、传播、教化的功能。我们应该鼓励优秀的、承载时代精神的书法从书斋走向千家万户、网络空间,让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真正“活”在人间,而非陈列于殿堂。



谈作品与名利:要正确而非狭隘地理解名与利                       


正观新闻:2024年7月,您的作品《开卷有益》在韩国首尔展出,在国际舞台展示您的作品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史宝银:其实前几日我的书法作品《墨香琴韵》联又一次在韩国展出了,书法作品“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明·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摘句)也入展了北美国际艺术家联合总会、加拿大中国书画研究院、魁北克孔子学院联合邀请国内多家知名书画团体共同主办的“端午思源,翰墨飘香”端午线上书画展。这些个过程其实很平常,国外平台征集作品,我看到了就投稿入展了。